
室內種子萌發表型監測系統是一種融合多元傳感器與移動軌道技術,實現植物表型自動化監測、數據分析及可視化展示的高科技設備,適用于種植資源篩選、抗逆性研究及高效育種等科研場景。
一、室內種子萌發表型監測系統組成與核心技術
傳感器集成
RGB相機:采用4800萬像素高分辨率工業相機,支持5312×6000分辨率成像,像元尺寸2.5μm×2.5μm,幀率1幀/秒,可清晰捕捉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細節。
深度相機:100萬像素深度傳感器,提供1280×720、840×480、640×480三種深度分辨率,RGB分辨率1920×1080,每秒輸出30幀,最小/最大可測距離300mm/3m,深度視野85.2°×58°×94°(±3°),RGB視野69.4°×42.5°×77°(±3°),實現三維空間信息精準獲取。
移動軌道與自動化控制
系統結合移動軌道,支持自定義按小時、分鐘、秒或固定時間設置拍照周期,并可規劃定時運行圖像采集路線,實現多位置、多角度的連續表型記錄。
數據分析與可視化
搭載專業分析軟件,集成實例分割、語義分割、跟蹤及數據融合算法,實例分割精度≥85%,語義分割精度≥90%,發芽率計算精度≥90%。
支持數據快速處理、統計分析與可視化展示,可生成發芽率、發芽勢、根長、芽長等關鍵指標報告,并實現歷史數據查詢、導出及本地安全備份。
二、室內種子萌發表型監測系統核心功能與優勢
多場景應用
覆蓋實驗室、人工氣候室、植物工廠、溫室等環境,支持水稻、小麥、玉米、大豆等作物種子萌發及苗期表型采集,滿足不同科研需求。
高清成像與結構優化
采用輕量化材料設計,尺寸3000×1700×500mm(長寬高,高度可調),整機重量輕,易于拆卸與改裝,適應空間受限場景。
高通量數據解析
系統可自動計算種子萌發期多項指標,如發芽率、發芽勢、根長、芽長等,支持高通量數據解析,顯著提升科研效率。
數據安全與存儲管理
數據采用安全傳輸模式,支持本地自動化存儲管理及無限擴容,確保數據完整性與安全性,同時滿足長期科研數據積累需求。
技術參數與運行條件
工作電壓:AC 220V 50Hz
光源:均勻漫散射LED面光源
工作溫度:0℃~40℃
相對濕度:40%~80%RH(不凝露)
兼容性:支持Windows系統控制,可與實驗室現有設備無縫對接。
三、室內種子萌發表型監測系統應用價值與科研意義
種植資源篩選
通過連續表型記錄,快速評估不同品種種子萌發特性,為優質種質資源篩選提供數據支持。
植物抗逆性研究
實時監測植物在干旱、鹽堿等脅迫條件下的生理變化,揭示抗逆機制,加速抗逆品種培育。
高效育種
結合表型數據與基因組信息,實現表型-基因型關聯分析,優化育種策略,縮短育種周期。